来源: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2025-06-19
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合成氨车间安全员 刘建宇
五年来,我每天对温度高达一千多度的气化炉、每小时处理80余吨煤粉的输煤系统、高压氮气、合成气和各级蒸汽纵横交错的管线网络,以及设备检维修特殊作业现场进行全覆盖安全巡检,与安全风险隐患开展了无声较量。
脆弱的“生死线”
在上个月开展的设备接地专项检查中,我对气化泵房和气化框架一层、五层的30余台机泵逐一进行巡检检查。当巡检到低压灰水泵电机时,接地线的异常引起了我的警觉——本该接在电机专用接地线位置上的线头,竟被随意接在了电源线进线口旁边的一颗螺丝上;当检查到烧嘴冷却水泵时,发现有一台电机的接地线头有些松动。电机一旦发生漏电,操作人员触碰到外壳易受到电击,如遇到粗煤气管线存在漏点时,甚至有可能引发爆炸。我立刻通知电气班组人员前来配合进行全面排查,经过三天紧张工作,更换了全部老化松动的接地线,并使用高强度螺栓加固连接点,这条看似不起眼的“生命线”,终于不再脆弱。
临时的“救命绳”
化工装置设备检修常涉及登高作业,按照登高作业安全规范操作要求,作业人员必须规范穿戴防护装备后,方能进行登高作业。我在对管廊蒸汽管线消漏作业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两名维保作业人员在6米高的管廊桥架上作业时,本该牢系在钢梁上的安全带挂钩,却被扣在施工临时搭建起的护栏上。见此危险情况的我立刻大喊:“老李!立刻停止作业,抓紧钢梁,赶紧下来!”等作业人员下到地面后,我一脸严肃地说道:“临时搭建的护栏只是施工辅助设施,根本承受不住坠落的冲击力,你把安全带挂在上面,等于把性命交给一块薄薄的扁铁,你是咋想的?”见老李仍不以为然,我又从手机上翻找出去年某化工厂的监控录像给老李看,画面中一名工人因同样的违章行为从5米高处坠落,结果安全绳连带着护栏一起撕裂,坠落的工人重重砸在混凝土作业平台上,场面惨烈。一旁的老李惊得面如土色。
在当天下午车间组织召开的承包商会议上,我以此安全风险隐患为契机,特地开展了高处作业安全警示教育:一是锚点选择,必须固定在建筑承重梁或专用吊耳上,禁止使用管道、阀门、临时护栏等非承重结构;二是双钩交替作业法,作业人员在平台移动、跨越横梁时,需始终保持双钩安全带“一钩固定、一钩移动”,确保全程防护;三是通过多起高处坠落事故案例,直观展现违规作业的严重后果,用血的教训警醒大家安全作业。
隐蔽的“泄漏点”
气化装置现场作业环境噪声较大,细微的气源泄漏声极易被掩盖,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仪器与丰富的巡检经验来判断是否存在气源泄漏现象。
本月初,我在气化框架四层热风炉位置例行安全巡检时,一阵阵轻微的“嘶嘶”声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仔细循声追踪,仍无法确定具体泄漏位置。我又紧急联系安全管理部,借来专业的超声波测漏仪器,最终锁定泄漏源在A热风炉低压氮气管线切断阀上。在仪器持续闪烁的红色警报中,屏幕显示仪表气源减压阀处的仪表空气正在缓缓泄漏,我立即通知仪表人员赶来对气源接口进行了紧固,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
仪表空气作为气动调节阀、开关阀的核心动力源,其稳定性直接关乎生产安全与效率,如未及时发现,极易导致漏点不断扩大,造成关键阀门失控,进而引起工艺运行波动,影响生产稳定运行。
守护安全不停歇。从事安全员工作五年来,我累计排查隐患千余条,多次参与“疑难杂症”的隐患整改攻坚工作。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中,我们又有了新的目标,准备结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把自己所掌握的隐患排查方法和积累的经验无偿分享给工友们,让“人人查隐患”的意识深植每个人心中,通过“放大镜”式精准排查,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无死角,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公司“安稳长满优”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
(刘建宇口述 高劲鹏整理)
责任编辑:李世臣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