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阳泉五矿不断深化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上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算巧账、算细账,通过小型工程外委转自营,大型材料修复再利用,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效能,赋能价值创造。
小型工程外委转自营
在实施雨季“三防”工程中,阳泉五矿以内部招标为抓手,将零星工程、技术难度适中的工程纳入自营管理体系——“自己的事,自己办”成为降本增效的有力抓手。
“我们专门制定下发了《五矿零星工程实行内部招标的管理规定》,从工程申报、费用测算到招标评审、验收结算形成闭环管理。”五矿工程管理部科员郑凯说,“以往也开展了工程项目自营的工作,但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一些漏洞,现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程自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工程前期准备、内部招标管理、工程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使企业内部自营工程管理更科学、更严谨。”
排水道清淤工程,通过矿内网发布招标公告,面向全矿各成建制单位招标,最终通风工区竞得此项工程。
通风工区接到任务后,立即跟进工程,制定“分段清挖、集中外运”的工作方案,从下属队组中抽调8名职工,开展此项工作任务。
“虽然是企业内部招投标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在工程质量上不打一丝折扣。”通风工区党总支书记王钢说,“我们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措施施工,人工拆除水泥盖板、清挖淤泥、恢复下水道篦子,每道工序都精准测算工时与材料消耗,确保下水道畅通的同时,又最大限度把控成本。”
完成此项工程虽然占用的是大家的下班时间,但由于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施工人员干劲十足。
“在开展零星工程时,优先调用矿内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优先安排有相关技能经验的内部员工参与工程建设。”五矿工程管理部部长张存国说,“近期还有五矿三配至班中餐、营养餐厅电源改造工程、五矿地面工业广场网络覆盖工程等都要进行内部招标,就是要让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工作任务,降低工程造价,提升职工的收入”。
大型材料修复再利用
每天下午,阳泉五矿经营管理部材管组组长刘国青都要认真盘点库存情况,确保库存物资数量、发放数量心中有数。
“我们通过内部挖潜进行降本增效,将采煤队拆除回收的输送带进行改制修复,供掘开系统使用,修复后的输送带可达到7级皮带使用标准,比新品五级皮带更耐磨,使用周期由6个月增加到9个月,目前,数量已达3600米,效果很不错。”刘国青向记者介绍他们在实施降本增效过程中呈现出的其中一个亮点。
在日常工作中,围绕抓好大型材料的管理,经营管理部材管组按照“分片管理、严抓现场”的原则,对大型材料领取、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回收上井的材料要进行分拣、修理,做到能修尽修;充分发挥井下材料库房的周转作用,工作面回收的铁道、钢管在井下库房分拣,简化了运输环节,提升了大型材料的复用率。
下一步,阳泉五矿将继续锚定目标、自我加压,以“全面预算、绩效考核、薪酬一体化融合”为统领,建立完善各层级KPI和GS指标体系,充分运用业财一体化云表数据管理平台,深入推进业财融合,抓实全面预算管理,严控成本费用,切实提升矿井的经营质效。
(文/图 牛书红 李斌斌 陈晓阳)
责任编辑:李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