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化工集团化工板块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纪实
凭借潞安煤制基础油的卓越品质,太行润滑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太行冷锋系列工业母机用油,今年在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引进的进口磨齿机床完成了首次上机验证。该公司副总经理刘恒满脸自豪地介绍:“目前,我们在全国发展工厂直营合作门店300余家,产品销售足迹遍布21个省份。”太行润滑科技公司的良好发展,是集团化工板块上半年稳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市场浪潮汹涌澎湃,产品价格如同坐上“过山车”不断“跳水”,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然而,化工事业部凭借五维举措“组合拳”,交出了一份生产成绩单:截至6月25日,产量完成累计计划103.86%,完成全年计划53.39%;商品量完成累计计划104.48%,完成全年计划54.02%,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目标。
严抓细管强根基 生产管控显真章
走进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厂区,黑色的煤炭穿过数千米的管道和各类反应装置,摇身一变,成为清澈透亮的油品。在去年油品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基础油销量同比增加1.5万吨,创同期最好水平。
该公司聚焦生产安全和能耗双控,通过对电气厂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精准评估电力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对装置用电情况进行预测和风险研判。该公司电气厂副厂长张晓敏说:“我们引入DeepSeek大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洞察潜在故障隐患,辅助制订检修计划,让检维修不再是事后补救,而是防患未然,减少了非正常性停机,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化工事业部在生产组织与单耗管控上下足功夫,系统梳理、前置防范生产的潜在风险点,健全快速响应与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变化对生产稳定性的冲击。持续跟踪单耗变化显著企业的生产运行动态,严格督促企业对照扭亏脱困措施,逐项落实设备升级、工艺优化、成本管控等关键任务。
在计划性检修与“两炉”运维模式上,化工事业部要求各企业借鉴寿阳化工公司年度大修“超前谋划、精准排程”的管理经验,让检修周期大幅缩短。建立“两炉”长周期连运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使用频率,定期开展设备巡检、润滑、校准等维护工作,保障关键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创新管理筑防线 安全运维稳生产
今年6月8日,天脊集团已运行40年的合成氨装置,又一次实现安全连运200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天脊集团创新的安全管理举措在发挥作用。
天脊集团全面推行“情况了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他们出台《天脊集团修订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暨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生产双重预防责任体系”工作方案》,完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督导联系包保责任落实机制,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具体工作,制定所有层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职责履职清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各项量化指标,将生产区域内的每台设备、每条管道、每个作业点等安全责任分解到人,有力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网。
在安全管理的战场上,化工事业部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不断强化变化管理与事故防控,建立健全变化管理与事故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监督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持续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建立安全管理链条,完善应急预案,压实监管责任,杜绝“不查、不盯、不追、不改”现象。推动技术设备升级,对安全生产风险较高的老旧设备以及存在明显工艺缺陷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为安全生产筑牢“防护墙”。
精准施策激活力 对标提升创佳绩
在太化新材料公司库房内,忙碌的叉车往来穿梭,将一件件沉甸甸的产品吨包平稳整齐地码放在库房外的大货车上。该公司持续深化价值创造,精准施策激活力,深度拓展终端客户,加大市场开发力度。1-4月份,主要产品销售同比增加9.91%。
根据往年数据以及对今年市场趋势的分析研判,该公司制定出“稳效益、降库存、保接单”的季度销售整体目标。围绕目标,销售团队每天清晨的碰头会就像一场“作战会议”,通过对前一天市场行情和销售数据进行分析,预判当日市场走势,制定销售策略,并根据实际销售情况,灵活调整销售价格,及时控制销售节奏,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季度销售目标。
化工事业部通过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在将生产稳定性、重点生产消耗指标等关键要素纳入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增设“系统连运专项奖励”,构建“目标-执行-奖励”闭环管理,引导企业向“安稳长满优”的生产目标迈进,推动装置效益释放最大化。同时,组织锅炉专业对标技术交流,邀请先进企业分享“优化配煤比例”“调整燃烧参数”等实操经验,帮助企业降低飞灰含碳量,提升锅炉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
展望下半年,化工板块已经明确了方向,将以“事故反思深化、检修质量提升、煤耗指标优化”为抓手,建立短板清单,实施“一企一策”方案,助力各化工单位实现满产稳产,向着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奋勇前行。
(文 郭丁丁 满浩程)
责任编辑:李世臣